近期,一擦就掉色的“藍色香葱”引發關注。據新京報報道,1月9日,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,貴州貴陽多個農貿市場所銷售香葱均出現“掉*情況,只需用紙巾在香葱上輕輕擦拭,紙巾就會被染成藍色。
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迴應稱,先對該問題進行登記,將核實處理。
雲南昆明市監局檢查:下架封存“掉色葱”1479公斤
據央視新聞1月15日報道,日前,雲南昆明市市場監管局在開展春節市場監管專項行動中,對各轄區內農貿市場、批發市場、大型超市等開展檢查,在排查的4640個點位中,發現一擦就掉色的“掉色葱”1479.735公斤,目前已全部下架封存。
經昆明海關技術中心對16個小葱樣品檢測結果分析,16個小葱樣品中,有9批樣品檢測出來的銅含量值與《中國食物成分表》中葱(小葱,鮮)接近;其餘7批樣品銅含量高於自身營養成分,可能使用了波爾多液。而16批樣品中15批檢出低毒農藥甲霜靈和精甲霜靈,2批檢出咯菌腈,表明樣品噴灑過該種農藥。
目前,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向大理州市場監督管理局、紅河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信息通報,並要求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“掉色葱”進行無害化銷燬,對相關市場方進行約談,強化市場方主體責任,嚴*感觀異常的掉色問題葱進入市場。
貴州省市監局釋疑:“藍色香葱”是用了波爾多液,危害風險較低
這些藍色物質究竟是農藥殘留?還是有毒有害物質?1月12日,微信公眾號“貴州市場監管”發佈《“藍色香葱”是用了波爾多液 危害風險極低 市民不用談“葱”色變》一文進行了釋疑。
據悉,為解除消費者的消費疑慮,1月11日,記者走訪了貴陽市市場監管局,對目前香葱市場情況進行詳細瞭解。
“通過對20個香葱樣品檢測結果分析,6個樣品(紙巾擦拭無色)檢測出來的銅含量為0.456mg/kg至0.689mg/kg,含量值與香葱自身營養成分相當;其餘14個樣品(紙巾擦拭有藍色物質)銅含量達1.23mg/kg至3.68mg/kg,含量值高於香葱自身營養成分(營養成分來源:《中國食物成分表》),可能使用波爾多液。另外,此20個樣品均未檢出咯菌腈、果綠色(復配着色劑)等成分。”
根據《WS/T 578.3-2017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第3部分:微量元素》建議,銅的攝入量*大耐受限8.0mg/d,此次送檢的20個香葱樣品按每日銅含量來源只從香葱中攝入計算,需食用2.17公斤香葱才能超出銅的每日*大耐受限值,與實際消費和日常食用量相差甚遠。李佔彬表示,*銅易溶於水,市民只要將香葱用自來水沖洗兩三遍,就能去掉殘留物,不會給健康帶來問題。
隨後,記者走訪了貴陽市衞生健康局詳細瞭解“藍色香葱”是否存在造成消費者身體傷害的情況。“目前,各級醫院從未接到因食用‘藍色香葱’出現身體不適症狀的病例。”市衞生健康局有關負責人陳剛説。
記者還走訪了貴陽市農業農村局。“根據香葱種植基地使用農藥情況,香葱種植基地常用農藥大致為波爾多液、精甲霜靈等20餘種,其中14種顯示藍色。”市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負責人肖淑良説,目前正按照省農村農業廳的統一部署,對貴陽市本地的香葱生產基地進行了安全隱患大排查,暫未發現有噴灑波爾多液的現象。
據介紹,貴陽市市場監管部門、貴陽市農業部門、貴陽市衞生健康部門聯合開展相關調查工作,將進一步完善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準出制度,強化食用農產品從種植、加工到銷售的全鏈條監管,督促落實食用農產品各環節的企業主體責任,強化執法打擊力度,讓廣大市民羣眾買的放心、吃得安心。